1198年教宗選舉

1198年
教宗選舉
日期與地點
1198年1月8日[1]
羅馬七節樓英语Septizodium[2]
樞機團主要人員
樞機團團長康拉德·馮·維特爾斯巴赫英语Konrad von Wittelsbach樞機
總務樞機琴喬樞機
首席司鐸紀堯姆·柯斯·布蘭斯·敏斯英语Guillaume aux Blanches Mains樞機
首席助祭格拉齊亞諾·達·比薩樞機
當選者
洛卡里諾·德孔蒂·德塞尼樞機
(取名号為諾森三世

1198年教宗選舉是在1198年1月8日因教宗雷定三世逝世而召開的教宗選舉,最終樞機團選出依諾增爵三世擔任教宗。這是首次設立審查員的教宗選舉。[3]

雷定三世離世

1191年,雷定三世以85歲之齡當選教宗。由於雷定三世當選時已經是非常年老,故此他只做了7年教宗。1197年聖誕節當天,91歲的雷定三世表達退位的意願。他同時指他退位的條件是要令他的緊密合作者——若望·迪·聖保祿英语Giovanni de San Paolo樞機當選為新教宗。[4]不過,各樞機基於該條件不符「參與教宗選舉的樞機必須不受其他人影響而選出新教宗」的規定而拒絕教宗的提議。[5]1198年1月8日,雷定三世去世。[6]

參與選舉的樞機

雷定三世離世時,樞機團有29位成員。[註 1][7]然而,當時有可能有最多22位樞機身在羅馬並參與選舉。[註 2][1][9]

姓名 領銜教區/堂區/執事區 冊封樞機日期 冊封者 備註
奧塔維亞諾·迪·保利英语Ottaviano di Paoli 奧斯蒂亞羅馬城郊教區及
韋萊特里羅馬城郊教區主教
英语Cardinal-bishop of Ostia
1182年12月18日 路爵三世
伯多祿·加洛西亞英语Pietro Gallocia 波多-聖魯菲納羅馬城郊教區主教 1188年 克勉三世
蘇非多英语Soffredo 聖巴西德聖殿司鐸 1182年12月18日 路爵三世
潘多爾福·達·盧卡英语Pandolfo da Lucca 十二宗徒聖殿司鐸 托斯卡尼宗座使節[10]
伯多祿·戴安娜英语Pietro Diana 聖則濟利亞聖殿司鐸 1185年3月16日
佐丹奴·迪·切卡諾 聖普正珍大殿司鐸 1188年3月12日 克勉三世
若望·達·維泰博 拉特朗聖格肋孟聖殿司鐸 1189年5月 維泰博和多斯加尼拉教區主教
圭多·巴巴拉斯基 越台伯河的聖母大殿司鐸 1190年9月22日
若望·迪薩萊諾 聖斯德望圓形堂司鐸 在已完成審查程序的第1次投票裏
獲選為教宗但拒絕出任[11]
色斯奧·琴奇 盧奇娜的聖老楞佐聖殿司鐸
烏戈·博波恩 聖思維及聖馬丁聖殿英语Santi Silvestro e Martino ai Monti司鐸 聖伯多祿大殿總司鐸
若望·迪·聖保祿英语Giovanni de San Paolo 聖普里斯卡堂英语Santa Prisca司鐸 1193年2月20日 雷定三世 雷定三世心目中的繼任人[4]
格拉齊亞諾·達·比薩 聖葛斯默和達彌盎聖殿執事 1178年3月4日 亞歷山大三世 首席助祭英语Protodeacon
赫拉爾·阿利色古尼英语Gerardo Allucingoli 聖亞德堂英语Sant'Adriano al Foro執事 1182年12月18日 路爵三世
額我略·德·聖阿波斯托洛 金碧地利聖母堂執事 1188年3月12日 克勉三世
額我略·克雷森茲 阿郊洛聖母堂英语Santa Maria in Aquiro執事
額我略·卡爾尼 維拉布洛聖喬治聖殿執事 1190年9月22日
洛卡里諾·德孔蒂·德塞尼 聖色爾爵及伯古斯堂執事 在這次選舉裏獲選為教宗諾森三世
額我略·波波尼 波斯利亞的聖安傑洛堂英语Sant'Angelo in Pescheria執事
尼可羅馬基·斯科拉里英语Niccolò Scolari 希臘聖母堂執事
波波 聖戴多祿堂執事 1193年2月20日 雷定三世
琴喬 塞爾奇的聖盧西亞教堂英语Santa Lucia in Selci執事 總務樞機兼署理羅馬天主教會副總理英语Vice-Chancellor of the Holy Roman Church
未來的教宗何諾三世

上述22位樞機裏雷定三世冊封了3位樞機,路爵三世則冊封了5位。亞歷山大三世冊封了1位,而剩餘的13位樞機都是由克勉三世冊封。

缺席選舉的樞機

有最少7位樞機有可能沒有參與選舉。

姓名 領銜教區/堂區/執事區 冊封樞機日期 冊封者 備註
康拉德·馮·維特爾斯巴赫英语Konrad von Wittelsbach 薩比娜羅馬城郊教區主教 1165年12月18日 亞歷山大三世 樞機團團長、駐敘利亞宗座使節、薩爾斯堡總主教英语Archbishop of Salzburg外地樞機英语External cardinal[1]
紀堯姆·柯斯·布蘭斯·敏斯英语Guillaume aux Blanches Mains 聖撒比納聖殿司鐸 1179年3月 首席司鐸英语Protopriest法蘭西王國國務卿[12]蘭斯總主教和外地樞機[13]
魯杰羅·迪·聖塞韋里諾英语Ruggiero di San Severino 聖尤西比奧堂英语Sant'Eusebio司鐸 約1178年至1180年 貝內文托總主教和外地樞機[14]
艾德拉德·郭居靜英语Adelardo Cattaneo 羅馬天主教會樞機 1185年3月16日 路爵三世 外地樞機兼維羅納主教,獲選為維羅納主教後辭去聖瑪策祿堂領銜司鐸一職[1]
貝爾納 聖伯多祿鎖鏈堂司鐸 1188年3月12日 克勉三世 托斯卡尼倫巴底宗座使節[15]
羅夫雷多·達利·蘇拉 聖瑪策林及聖伯多祿堂司鐸 1188年 卡西諾山修道院院長和外地樞機[1]
伯多祿·卡普阿英语Peter of Capua 拉塔路聖母堂執事 1193年2月20日 雷定三世 那不勒斯倫巴底波蘭宗座使節,返回羅馬途中被人搶劫及囚禁以致未能參與選舉[1]

上述7位缺席選舉的樞機裏路爵三世和雷定三世均分別冊封了1位樞機,而亞歷山大三世和克勉三世則分別冊封了3位和2位樞機。

諾森三世當選教宗

七節樓英语Septizodium,這次選舉的舉行地。

雷定三世離世當天,各樞機於七節樓集合並自行與世隔絕直至選舉完結。[註 3][16]各樞機首次採用審查員制度進行選舉。有部分樞機被選為審查員,他們負責點票、記錄和向樞機團成員公布選舉結果。[註 4][3]經審查的第1次投票結果裏顯示若望·迪薩勒諾樞機得到最多票數的10票,但是迪薩勒諾樞機表示會拒絕出任教宗。[11]在第2次投票中,各樞機一致投票[19]支持聖色爾爵及伯古斯堂執事、37歲的洛卡里諾·德孔蒂·德塞尼樞機為教宗[20]。德塞尼樞機接受選舉結果並取名為諾森三世。[註 5][22]

1198年2月22日,諾森三世被奧斯蒂亞及韋萊特里主教英语Cardinal-bishop of Ostia奧塔維亞諾·迪·保利英语Ottaviano di Paoli樞機晉鐸晉牧。然後首席助祭英语Protodeacon聖葛斯默和達彌盎聖殿執事格拉齊亞諾·達·比薩樞機莊嚴地為他加冕。[20]

註釋

  1. ^ 其他著作認為樞機團當時只有28位成員。[5]
  2. ^ 有人認為當時只有19位或20位樞機身在羅馬,但沒有提及有哪些樞機缺席選舉。[8]其他人則只指出有最少5位樞機缺席參與選舉。[5]
  3. ^ 鑒於樞機將自己與世隔絕直至選舉完結的行為,有人認為這次選舉是首次教宗選舉秘密會議[16]歷史上首次教宗選舉秘密會議於1276年1月舉行。[17]
  4. ^ 有人指有部份證據證明1191年教宗選舉英语Papal election, 1191同樣有類似的審查程序。[18]
  5. ^ 他選擇「諾森」為教宗名號英语Papal name有可能是因為他想提及相比起雷定三世的政策,教宗諾森二世在任期間更成功宣稱教宗的權威高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21]

腳註及參考文獻

腳註

  1. ^ 1.0 1.1 1.2 1.3 1.4 1.5 John Paul Adams. Sede Vacante 1198.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Northridge. [2017-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13) (英语). 
  2. ^ Frederic J. Baumgartner. Behind Locked Doors: A History of the Papal Elections. Palgrave Macmillan. 2003: 34. ISBN 0-312-29463-8 (英语). 
  3. ^ 3.0 3.1 A. Piazzoni, p. 177
  4. ^ 4.0 4.1 Pope Innocent III. New Advent. [2017-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22) (英语). 
  5. ^ 5.0 5.1 5.2 T. Greenwood, p. 358
  6. ^ Celestine III. The Holy See. [2017-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10) (英语). 
  7. ^ W. Maleczek, p. 241, K. Eubel, p. 3, note 1
  8. ^ W. Maleczek, p. 354
  9. ^ Maleczek, Werner. Papst und Kardinalskolleg von 1191 bis 1216. Vienna: M. Schöbel. 1984 (德语). 
  10. ^ Salvador Miranda. MASCA, Pandolfo. 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2017-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英语). 
  11. ^ 11.0 11.1 W. Maleczek, p. 108
  12. ^ Salvador Miranda. CHAMPAGNE, Guillaume de. 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2017-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英语). 
  13. ^ Ganzer, pp. 125-129 no. 51
  14. ^ Ganzer, pp. 129-131 no. 52
  15. ^ Salvador Miranda. BERNARDO, Can. Reg. di S. Frediano di Lucca. 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2017-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14) (英语). 
  16. ^ 16.0 16.1 A. Piazzoni, p. 176 note 2
  17. ^ Conclave. New Advent. [2017-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4) (英语). 
  18. ^ T. Greenwood, p. 299
  19. ^ Smith, p. 12
  20. ^ 20.0 20.1 Salvador Miranda. SEGNI, Lotario dei conti di. 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2017-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01) (英语). 
  21. ^ Julien Théry. "Introduction", dans "Innocent III et le Midi. Cahiers de Fanjeaux 50", éd. D. Le Blévec, M. Fournié, J. Théry-Astruc, 2015, p. 11-35: 13–14. [2017-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22) (法语). 
  22. ^ Innocent III. The Holy See. [2017-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10) (英语). 

參考文獻

  • Eubel, Konrad. Hierarchia Catholica Medii Aevi I. 1913 (拉丁语). 
  • Greenwood, Thomas. Cathedra Petri. XII, XIII. London: William Macintosh. 1865 [2017-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4) (英语). 
  • Jaffé, Philipp. Regesta pontificum Romanorum ab condita Ecclesia ad annum post Christum natum MCXCVIII. Berlin: Veit et Socius. 1851 (拉丁语). 
  • Maleczek, Werner. Papst und Kardinalskolleg von 1191 bis 1216. Vienna: M. Schöbel. 1984 (德语). 
  • Miranda, Salvador. Consistory of September 1190 (III). The Cardinals of the Holy Roman Church. [2017-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08) (英语). 
  • Piazzoni, Ambrogio. Historia wyboru papieży. Kraków: Wydawnictwo M. 2003. ISBN 83-7221-648-7 (波兰语). 
  • Smith, Damian J. Innocent III and the Crown of Aragon. Aldershot: Ashgate Publishing. 2004 [2017-04-16]. ISBN 0-7546-34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3) (英语). 
  • Julien Théry-Astruc,. "Introduction", dans "Innocent III et le Midi. Cahiers de Fanjeaux 50", éd. D. Le Blévec, M. Fournié, J. Théry-Astruc, 2015, p. 11-35. Academic.edu. [2017-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22) (法语). 
  • Ganzer, Klaus. Die Entwicklung des auswärtigen Kardinalats im hohen Mittelalter. Ein Beitrag zur Geschichte des Kardinalkollegiums vom 11.bis 13. Jahrhundert. Bibliothek des Deutschen Historischen Instituts in Rom. Tübingen: Max Niemeyer Verlag. 1963 (德语). 

參見

教宗挑選、选举与秘密会议
11世纪前
1059年前的教宗挑選
11世纪选举
12世纪选举
1118年 · 1119年 · 1124年 · 1130年 · 1143年 · 1144年 · 1145年 · 1153年 · 1154年 · 1159年 · 1181年 · 1185年 · 1187年10月 · 1187年12月 · 1191年 · 1198年
13世纪选举和秘密会议
1216年(选举) · 1227年(选举) · 1241年(选举) · 1243年(选举) · 1254年(选举) · 1261年(选举) · 1264年-1265年(选举) · 1268年-1271年(选举) · 1276年1月(秘密会议) · 1276年7月(秘密会议) · 1276年8月至9月(选举) · 1277年(选举) · 1280年-1281年(选举) · 1285年(选举) · 1287年-1288年(选举) · 1292年-1294年(选举) · 1294年(秘密会议)
14世纪秘密会议
1303年 · 1304年-1305年 · 1314年-1316年 · 1334年 · 1342年 · 1352年 · 1362年 · 1370年 · 1378年 · 1389年
15世纪秘密会议
1404年 · 1406年 · 1417年 · 1431年 · 1447年 · 1455年 · 1458年 · 1464年 · 1471年 · 1484年 · 1492年
16世纪秘密会议
1503年9月 · 1503年10月 · 1513年 · 1521年-1522年 · 1523年 · 1534年 · 1549年-1550年 · 1555年4月 · 1555年5月 · 1559年 · 1565年-1566年 · 1572年 · 1585年 · 1590年9月 · 1590年10月至12月 · 1591年 · 1592年
17世纪秘密会议
1605年3月 · 1605年5月 · 1621年 · 1623年 · 1644年 · 1655年 · 1667年 · 1669年-1670年 · 1676年 · 1689年 · 1691年 · 1700年
18世纪秘密会议
1721年 · 1724年 · 1730年 · 1740年 · 1758年 · 1769年 · 1774年-1775年 · 1799年-1800年
19世纪秘密会议
20世纪秘密会议
21世纪秘密会议
分类:教宗选举年 · 天主教主题
天主教(羅馬公教)
組織、教宗、教義和儀式傳統
教会历史英语History of the Catholic Church
制度
法典
教理
七大聖事
聖母論
  • 天主教圣母论英语Roman Catholic Mariology
  • 圣母论研究史英语History of Roman Catholic Mariology
  • 聖母瑪利亞
  • 圣母卒世童贞
  • 圣母无染原罪
  • 圣母蒙召升天
  • 聖人聖母论英语Mariology of the saints
  • 教宗聖母论英语Mariology of the popes
  • 敬礼圣母英语Veneration of Mary in Roman Catholicism
神學
(教會聖師)
大亞爾伯特 · 圣盎博罗削 · 圣安瑟莫 · 帕多瓦或里斯本的聖安多尼 · 圣托馬斯·阿奎那 · 聖亞他那修 · 希波的圣奥思定 · 該撒利亞的巴西略 · 可敬者伯達 · 羅伯·白敏 · 聖伯爾納鐸 · 聖文德 · 圣伯多禄·卡尼修斯英语Peter Canisius · 聖加大利納 · 金言聖伯多祿英语Peter Chrysologus · 金口若望 · 亚历山大的圣济利禄 · 耶路撒冷的圣济利禄 · 彼得·达米安 · 聖厄弗冷 · 聖方濟各·沙雷氏 · 教宗額我略一世 · 額我略·納齊安 · 普瓦捷的依拉略 · 圣依西多禄 · 圣热罗尼莫 · 聖若望·達瑪森 · 十字若望 · 圣劳伦斯·布林希英语Lawrence of Brindisi · 教宗良一世 · 聖亞爾豐索英语Alphonsus Maria de' Liguori · 聖女小德蘭 · 聖女大德蘭 · 亞維拉的若望英语John of Ávila · 宾根的希尔德加德 · 納雷科的聖額我略
教宗方济各
2013年教宗选举秘密会议 · 就职典礼英语Papal inauguration of Pope Francis · 神學理論英语Theology of Pope Francis · 《信德之光》通諭英语Lumen fidei · 《福音的喜樂》勸諭英语Evangelii Gaudium · 《愿祢受赞颂》通諭 · 所宣圣者英语List of saints canonized by Pope Francis · 国际访问英语List of pastoral visits of Pope Francis outside Italy and Vatican City · 牧徽 · 住所
歷任教宗
修道会
本笃会 · 熙笃会 · 聖衣會 · 奧斯定會 · 加多森会 · 道明會 · 方济会 · 聖母升天會英语Assumptionists · 聖母昆仲會 · 嘉布遣兄弟會 · 耶稣会 · 慈幼會 · 主徒会 · 圣十字架会英语Congregation of Holy Cross · 圣母忠仆会 · 圣母圣心会 · 司鐸祈禱會英语Oratory of Saint Philip Neri · 玛利诺外方传教会 · 白冷外方傳教會 · 巴黎外方传教会 · 宗座外方傳教會 · 主业会 · 聖母聖心愛子會
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
  • 教會定義英语Subsistit in
  • 天主的啟示》教义宪章
  • 論教會在現代世界英语Gaudium et Spes》牧職憲章
  • 《教會》憲章
  • 教會對非基督宗教態度》宣言
  • 禮儀英语Sacrosanctum Concilium》憲章
個別教會
禮儀劃分
拉丁禮教會
各东方礼教会
會議
活動
其他
  •  基督教主題
  •  天主教主題
  •  梵蒂冈主題